(相关资料图)
黄霑评价他:空前绝后;董桥说他:胸襟里涵养着丰厚的故国烟云;他去世后金庸亲笔题字:歌在人心。罗文身后最醒目的背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彼时粤语流行曲进入空前繁盛的黄金时代。所谓风云际会,无非是一群开风气者聚集在一起呼啸同行,像金庸笔下热闹的江湖,烈酒热肠纵情快意;亦是黄霑笔下的现实人生“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然而,群星闪耀的时代是激荡且仓促的,少年子弟江湖老,即便是“豪情仍在痴痴笑笑”,也依旧如踏碎斜阳后的“别万山,不再返”。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在徐徐回望中仿佛被姜夔笔下的旧时月色包裹,月光是凉的,而那衣香鬓影摇曳生辉的昨日风华,却是暖的。■1962,出走的少年“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唐涤生的戏文影响了诸多粤语流行曲词作者。即便如黄霑,也说过“写一辈子歌词,没有写出比唐涤生那句‘落花满天蔽月光’更好的”。戏台上,绿鬓朱颜水袖罗衣,演绎的都是前朝风物。而戏台下,人生的际遇也许比戏文更跌宕精彩。1962年,17岁的谭百先在广州读完中学,由于报考粤剧学校无望,便以为母亲买药的名义申请入港,按照政策办理的是往返双程,但这一次的出走,他根本没有准备回来。报考粤剧学校失败的原因至今莫衷一是,有人说彼时谭百先年龄已大并不适合学戏,有人则说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虽然儿时家境优渥,父母都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但随着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母亲的病危使谭百先与姐姐、妹妹三人的生活陷入困窘之境,与粤剧的失之交臂更令他觉得前途渺茫。受母亲的影响,谭百先自幼喜爱粤剧,曾经拜师粤剧名伶罗家宝的父亲罗家树,学习粤剧曲艺功架。越秀区解放北路的家离中山纪念堂很近,少年时代的谭百先经常在那里看各类演出,表演天赋极强的他甚至跟姐姐说,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在中山纪念堂演出。此去经年,几许风雨。1985年,那个出走的孩子衣锦还乡回到了广州,站在中山纪念堂的舞台演出,不是粤剧,而是个人演唱会。他拿出那个时代香港最顶级的制作,却用了超低的定价策略,演唱会注定收不回成本,而他说只是想回馈曾经养育他的这座城市。23年岁月,他从少年谭百先,变成了香港炙手可热的巨星罗文。人生如戏,他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站在舞台。■狮子山下的相遇风起于青苹之末,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即将开启。作家陈冠中曾说他们那代香港人的青春期是从英美文化开始:“如果要挑一个在香港有象征意义的英美文化事件,我会挑1964年英国披头士乐队第一次出国在美国表演后途经香港演出一场,把籍籍无名的香港放在英美的时尚文化地图上”。此时罗文来香港仅仅两年,在亲戚家的裁缝铺帮过忙,也做过杂工、银行见习生。到了1967年,他跟几位喜欢音乐的朋友组成一支名叫“ROMAN & THE FOUR STEPS”的乐队,在鱼龙混杂的酒吧驻唱。由于深受披头士影响,罗文剪了“蘑菇头”,乐队唱的大都为欧美歌曲,因为彼时香港主流阶层只听英文歌与国语歌,粤语歌曲只在底层社会传唱,始终不登大雅之堂。接下来的几年,罗文因为参加歌唱比赛得到作曲家王福龄青睐,开始尝试影视剧主题曲的配唱工作。1973年,罗文主唱的连续剧《狮子山下》同名主题曲,与1972年许冠杰首唱的《铁塔凌云》,共同成为代表香港地域文化的标志型时代曲。如果说许冠杰的歌像香港市井生活的人间图景,那么罗文的歌则是擦亮港人斗志的电光火石。《狮子山下》被誉为香港市歌,狮子山精神由此成为港人的精神坐标。此刻,粤语流行曲的时代拉开序幕。作为开创新格局的奠基人,许冠杰极大力度推进了粤语流行曲的普及,而罗文则是香港第一位将粤语流行曲高度专业化的歌手,他对舞台表演触觉敏锐,从听觉到视觉,独特的演绎形式深深影响到后来的陈百强、张国荣与梅艳芳。视野的打开,或许源于另一场“出走”。1973年,罗文只身去日本发展,一走就是三年。■一代“妖男”诞生在日本发展期间,罗文参加1975年全日本歌谣选手赛,最后以《雾中的摩周湖》蝉联十周榜首,拿到总冠军奖杯,成为第一位拿到该奖项的非日籍选手。昭和后期的日本流行文化走在亚洲前列,罗文在日本的三年,殿堂级视觉大师泽田研二风头正健,雌雄同体的百变形象促使罗文对演出视觉空间进行重新审视。之后回到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他引入这种风格,并曾说“日本有泽田研二,香港只有罗文”,被港媒称为“一代妖男”。其实顺着泽田研二再往西方追溯,大卫·鲍威的名字进入大众视野,这个最早在演唱会以雌雄同体造型亮相的英国男人,是燃烧了半个世纪的时尚火焰,影响着欧美主流流行文化。罗文对流行文化的理解是超前的,虽然那个年代的“超前”往往会被视为向传统道德发起挑战,加上“新移民”的身份,早期的港媒对他并不友好,但他依旧坚持自我,贯穿罗文演艺生涯的,始终是不断的创新与突破。他喜欢“妖”的评价,也开创了一种大胆前卫的演出形态。除了演出视觉,演唱曲目风格也在不断拓新。香港武侠剧鼎盛的年代,罗文演唱的主题曲通常成为爆款,《小李飞刀》《铁血丹心》《世间始终你好》等,一开口便是铁马金戈山河壮阔,得益于少年时代学习粤剧的功底,字正腔圆的“罗文腔”成为那个时代的高峰,虽然在都市化流行曲渐盛后,“罗文腔”又成为他被人诟病的一个标志,因为咬字太实。1983年,《射雕英雄传》热播,三首主题曲火爆是意料之中,然而在这一年香港第一届十大劲歌金曲评选中,罗文寻求突破的《激光中》成功突围。这首被誉为第一支广东rap的魔性神曲,至今仍被不少香港歌手翻唱。再之后,罗文还推出极具挑逗欲的《波斯猫》,直至2000年,罗文还发行了一张爵士风格的唱片《Shanghai,New York》,翻唱的十首老歌一改早期高亢热烈的演唱方式,多了岁月打磨之后的醇厚绵长。有香港音乐人这样评价罗文:罗文是香港乐坛的领军人物,也是香港成长时代的里程碑,他为粤语歌曲在亚洲和爵士乐在香港的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粤语流行曲发展进入偶像时代,以及雅致的“三及第文”式的唱词风格被都市化风格逐渐取代,罗文的演艺生涯也由辉煌趋向平淡,其实寂寞的不仅仅是罗文,才子黄霑也在感叹“为什么没人找我填词了?”许多年以后,香港“栋笃笑”始祖黄子华在节目中调侃罗文前卫大胆的作派:“我们怎么可能不怀念罗文呢? 罗文真的是香港唯一一个开埠以来的天皇巨星,真的会光着膀子露出屁股照相给你看的……当时我还很小,我都会想,罗文你有没有搞错,你可是天皇巨星啊,你搞什么鬼,你知不知道这样会害你失业的?他当然是考虑过会有什么后果,但罗文基于两样信念,他坚持这样做,第一,他相信他的屁股真的是好东西;第二,他相信香港人不会因为他露出了屁股就抹杀了他所有的成就,害他失业,他相信香港人是有空间、有包容的……罗文走后的这么多年,香港都没有再出过这样的人,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漂亮的屁股?还是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那种空间、那种包容?”虽是调侃,但结尾那句反问却是春秋笔法。■“不务正业”搞音乐剧罗文40岁生日当天,是站在198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那一天,他这样介绍自己:“身为一个舞台工作者,我希望可以把我的舞台艺术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里……”,他把自己定义为“舞台工作者”而不是单纯的“歌手”。的确,歌手出唱片是平面艺术,而舞台演出却是空间艺术。多年以来,罗文大胆、妖娆、多变的演出风格与他的歌已俨然一体。但他心中还有另一个舞台梦,或许那里藏着少年时代的遗憾。少时红牙檀板粉墨舞台的滋养不会断章,即使成名后,罗文也会偶尔客串粤剧,甚至京剧。1981年,罗文正值事业高峰期,创立“排艺社”,招考对表演有兴趣的新人。1982年,独资监制粤语音乐剧《白蛇传》,成为香港首部粤语音乐舞台剧。之后的1984年,又推出粤语音乐剧《柳毅传书》。明知道没有钱赚可能还会大亏的黄霑,一边试图阻拦罗文,一边却又免费帮他写起剧本。许多年后,黄霑执笔为文,依旧称赞罗文“搞舞台剧的精神和魄力,到今天也未找得到第二个。”罗文自己谈及两部粤语音乐剧时也表示“有得有失”,“得”是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而“失”则是投入的金钱没办法收回,但他依旧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两部粤语音乐剧的题材,都是传统戏曲舞台常演的剧目,而舞台演绎也大量借鉴戏曲程式,与他的流行音乐,有着天壤之别。或许由于在音乐剧上投注太多精力,1985年之后,罗文的演唱事业开始持续走低。1986年,罗文推出《几许风雨》,“披荆斩棘的挑战,光辉不眷恋”,是他演艺生涯兜兜转转潮起潮落的一声叹息,而“无求一生光辉,唯望斗志不会断”却代表罗文永远乐观积极的心态,不管顺流逆流,他始终爱着他的舞台。1996年,罗文推出“光辉舞台演唱会”,正式告别舞台。而在1997年,罗文又推出了首张粤剧专辑《首度开锣》,收录了四首经典粤剧唱段。出走半生,归来依旧还是当年那个少年。■他最终做到“我是我”那个失去父母的孩子,17岁孤身一人来到香港,似乎从未诉说过自己惨淡的身世与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所受的挫折,面对镜头永远是阳光励志的形象。在林燕妮《舞台皇帝——罗文》一文中,罗文对少年时代的经历仅仅只有云淡风清的几句:“我自小独立,没有依靠,一切都靠自己,我知道我不能走回头,必定要向前走”。曾记得《水浒传》里最惊艳的一幕便是钱塘潮起,鲁智深圆寂前留下的偈语“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人生匆匆几十年,有多少人能活得通透,始终保持赤子心肠,知我是“我”?时光再拉回到1977年香港利舞台罗文个人演唱会,唱到《问我》时他对台下的观众说:“我知道以前有很多人讨厌我,我曾经想过,应否改变自己的形象去迎合他们,最后更深一层去想,我觉得没必要,人生只不过是短短几十年时间,我无须将自己变做另一个人,令自己不快乐……我希望有一天,到我不唱歌的那一天为止,我都能够保持真正的我自己。”“愿我一生去到终结无论历尽几许风波我仍然能够讲一声我是我”唱到此,罗文泪洒现场。半生舞台岁月,到2002年告别这个世界,他活成了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人,用积极乐观、励志进取的言行,践行着狮子山精神。
注:旧文。曾发表于个人公号。给每一个喜欢罗文的朋友。
标签: 央视春晚 YORK 莫衷一是 底层社会 小李飞刀 舞台演出 泽田研二 雌雄同体 劲歌金曲 风云际会 粤语音乐 衣香鬓影 披头士乐队 酒吧驻唱 SHANG ROMAN 柳毅传书 顺流逆流 舞台艺术 个人演唱会 歌唱比赛 香港乐坛 射雕英雄传 少年时代 香港歌手 衣锦还乡 不登大雅之堂 铁血丹心 香港音乐 人生如戏 欧美歌曲